焦虑每个人都有,但贩卖焦虑最大的行业无疑是教育行业。资料显示,在高净值家庭中,对于子女教育的关注度(76%)已经高于对金融投资(65%)。对于子女教育的持续关注已经让这些家庭被教育焦虑“深深套牢”。
已经有多位家长反应,当下家长群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从别的孩子钢琴课老师是谁到学校老师最喜欢那个孩子,有关孩子成长的一切都成为了他们关注和紧张的对象。
尤其是作为社会中的上游人群,他们自然希望孩子能够同样达到这一水平,而教育将是他们实现这一理念的最重要手段,为此他们背负起了超于常人的压力,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超越大多数人。
而有了理想与压力的一群人,自然也是最容易焦虑的人群。
摆脱焦虑让我重新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Lisa之前作为一名标准的“海淀妈妈”自然是不愿意孩子在学习方面居于人后,频繁的转学寻找最优解、找最牛的辅导老师,一切能让孩子成绩提高的措施她都尝试了,在此期间花费的金钱和四处找关系约老师而付出的精力在她看来都是为孩子的付出。
“我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我认真的”她说。
越努力,越焦虑
在Lisa的雷霆手段之下,孩子的成绩自然是水涨船高,但成功了的Lisa并没有摆脱升学焦虑,在体制内她发现一山还有一山高,面对越来越临近的小升初以及孩子刚好低空划过“六小强”的分数,Lisa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和孩子的争吵。而当她女儿在一次严重的争吵中哭着将盘子和碗摔了一地的时候,站在“废墟”中的她第一感受到了一种因无力和绝望而产生的迷茫。
“我多希望当时能摔盘子的人是我,但我看着她这样痛苦,作为母亲我意识到肯定哪里出了问题”。Lisa说。
那一年的统招小Lisa仍然参加了,结果和预想的一样是低空飞过,成绩足以进入六小强中排名稍微靠后的学校的普通班。但她和孩子都不care了,因为经过商量和决议,她最终还是决定让她进入国际化教育体系中。
“那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一个让我们都和解的决定”。
出乎Lisa意料的是,在国际化的环境并没有消磨孩子的学习热情,相反小Lisa依旧保持了极强的学习状态。尽管学习时间较过去大大缩减,但剩下来的时间小Lisa都用在了她的个人爱好——画画上,就连老师也称赞她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天赋,如今她自己就已经为自己规划好了高中要去的学校以及自己将来的升学目标——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
有目标并愿为之付出努力,Lisa觉得这比盲目攀比要好得多
而比起孩子在成绩上的成就,最让Lisa欣慰的是家庭关系的缓和,在休息的日子里她俩现在能够愉快的逛街喝咖啡、参观美术展甚至交流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这点都是在过去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那时我意识到,我不再是一个指导者和教官,也许倾听者和咨询专家更符合我现在的定位”Lisa坦然道。
从“海淀妈妈”到“国际化宝妈”身份的转变让Lisa如今变得很快乐,尤其是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得独立、开朗,她认为当下的她也已经逐渐从焦虑走了出来。
“焦虑当然还是会焦虑,只是现在有孩子陪着一起出谋划策,感觉一切都在变得井然有序起来”。Lisa说。
拒绝圈层焦虑
合适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由于丈夫工作的调动,宝妈Emma一家不得不搬到珠海,孩子的学校也转到到了珠海的一所国际化学校,虽然孩子的学习生活很顺利,但Emma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圈层压力。
原因就在于相比北京的国际化学校,珠海的学校学习课程相对来说要少一些,留给孩子自由发挥、自由研究的时间也多一些。而很多之前在北京的妈妈圈认识的朋友,认为她这样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朋友圈“鸡娃”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也不小但Emma则认为,比起在体制内卷的天昏地暗,或者是通过课外班让孩子提前过上“996”的福报生活,也许尝试让孩子自己制定路线也不错。
并且她也并非认为自己这算“躺平”,因为在择校期间她自己也在当地进行了非常多的调研和开放日的实地考察,这所学校是她经过多方考察后确立的学校。而看着孩子如今在学校过的很充实,她自然而然也就对北京家长圈妈妈们的“关怀”一耳朵进一耳朵出。
我的孩子如今在备战BPhO IG,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物理能手,特别是学校在物理竞赛方面的特色更加帮助孩子培养了在物理方面的兴趣,Emma认为这样比单纯的“鸡娃”来的要有效的多。
教育就是应当讲究合适,而不是“人鸡亦鸡”Emma说。
比起盲目攀比焦虑
家长更应回归孩子真正的成长需求
时至今日,很多高净值家庭都对教育表现出巨大的焦虑,有一些孩子两三个月大的宝爸宝妈就已经开始担心孩子早教老师够不够“给力”,不到小学就给孩子拉满了课外班。而鸡娃则更是演变出“荤鸡”、“素鸡”“自鸡”、“家鸡”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家长们以孩子未来的前途为枷锁“绑架”了自己,将自己牢牢的绑在了名为教育焦虑的过山车上。
特别是在高净值人群中,当周围的家长都在变着法地“鸡”,时,深处从众旋涡中心的家长们也很难保持佛系。
但平心而论这样的鸡娃真的有助于挖掘孩子天赋吗?事实上,有报告指出,教育带来的情绪压力已经成为造成高净值人士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原因,而要纾解这种压力,在公办教育体制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选拔模式下显然是很难解决的。
因此个性化、能力化的国际化教育则成为了这些家庭的普遍选择。不过即便是在如此定制化的教育环境中很多家长的教育焦虑依旧很严重,在某些媒体的造势下,似乎孩子不冲藤冲牛剑就好像是自己的教育失败一样,但这些家长却没有考虑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合适的教育。
事实上,真正有教育头脑的人往往更勇于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去做一个“直升机”父母,比尔盖茨的女儿并没有继承老爸的巨大产业,而是作为一名普通人和马术爱好者融入了社会,并且她的最大志向是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人。
其实在教育层面,家长们焦虑的来源并不是孩子的发展状况,而是由圈层带来的攀比焦虑及对孩子未来担忧的发展焦虑,这些已经成功的人们致力于将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事业继续复刻已存在的成功。但孩子的天赋发展各有不同,学习说到底不过是众多能力中的一种,而强行拔苗助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家庭关系的紧张,并进一步加深焦虑。
而想要摆脱这种焦虑感,一所适合孩子发展的国际化学校将会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起来,毕竟适合有时候比“最好”还要更好一些。
文章来源:公众号“择校行”
国际学校国际教育